我在國投的日子
徐州國新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顧建安
人的一生,總會有一些事值得永遠記憶;而那些留下永不磨滅印象的,往往是那些充滿著激情、充滿著挑戰、充滿著奮斗與期待的日子。在國投的這些日子就是這樣的日子。自我來到徐州國投后就把國新的生物質新能源項目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去愛護。發揮自己的才智去完善項目,使項目能夠在徐州大地開花結果。
國新項目是江蘇最大的沼氣工程,我帶領公司員工對沛縣的資源情況進行了充分調研,發現沛縣的畜禽養殖量特別大,畜禽養殖的糞便處理是一個難題,而畜禽糞便是一個很好的沼氣發酵原料,我組織了相關專家和設計單位進行充分的技術討論,只有改變原有的原料結構才能滿足我們國新項目的需求。我提出了畜禽為主,秸桿為輔原料調整方案。為了使這一方案得以落地,我精心組織材料,認真編寫有關率畜禽養殖糞便的處理的有關政策和各方面的處理工藝等相關技術資料,在沛縣的鄉鎮畜禽養殖專題會上對畜禽養殖糞便處理方法和成本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使養殖戶對我們的處理工藝和處理方法有了深入了解,認同了我們的處理方法,紛紛和國新公司簽訂畜禽糞便處置合同,現在每天處理完成近800噸的畜禽糞便。國新這一個改變原料結構的思路不僅解決了自身的原料需求,同時也得到了廣大的養殖戶的歡迎,能夠徹底解決農村養殖污染問題,這個創新做法同時也得到的沛縣政府的大力支持。
轉變思路空間大。徐州是國家確定的“無廢城市”試點,無廢城市需要其他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我們國新公司是否可以參與?帶著這個問題我和沛縣職能部門充分溝通,了解到沛縣餐廚垃圾和環衛糞便急需處理,國新的項目只需增加部分設備就可以處理,我們積極和縣城管局聯系,積極參與政府招投標,確定了國新公司為沛縣餐廚垃圾和環衛糞便無害化處理25年特許經營權單位,不但解決了國新的部分原料來源,同時還可為國新公司帶來每年近400萬元的收入。
2020年的春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新冠疫情肆虐我中華大地。疫情就是命令,抗擊就是責任,因為疫情的的不斷影響,我正月初四就趕到單位組織指揮抗擊疫情,針對國新公司的生產特點,我提出減少進料保菌種的方法,每日監測發酵罐內的情況,加強場內消毒和人員測溫。
我來國投的日子不長,但我已經把國投當成我的家,把國新的事業當成我的事業,在今后的日子我將努力拼搏,奮斗不至,把國新項目建設成一個全國的標桿性的項目,為國投的發展蹚出一條新路!